《莊子·天下》惠子《歷物之意》注

《莊子·天下》惠子《歷物之意》注


一:至大無外,謂之大一;至小無內,謂之小一。
注: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「無外之外至大也,無內之內至貴也。」高誘《注》:「無內言其小。」錢穆《惠施公孫龍》:「舉凡有外者而謂之『一』,則無外矣;無外是至大也。舉凡有內者而謂之『一』,則無內矣;無內是至小也。是何物耶?曰『宇』。『宇』者統凡立形占位者而一言之也。凡形位之有外,必為形位,則亦宇也,故宇無外;其於內也亦然。故宇一也,而至大焉,而至小焉,至大至小亦一也。」宇乃空間。空間囊括萬物,則至大,入於無跡,則至小,大小異名,理歸於一,故曰「一」。

二:無厚不可積也,其大千里。
注:《莊子·養生主》:「彼節者有閒,而刀刃者無厚,以無厚入有閒,恢恢乎,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。」無厚,即薄也。空間無所謂厚,無所謂薄。積,跡也。有積則有人所定之面積也。空間大則無外,小則無間,其廣千里、萬里以至於無邊無際皆可。故不可積也。

三:天與地卑,山與澤平。
注:《荀子·不苟》:「『山淵平』『天地比』。」楊俍《注》:「比,謂齊等也。《莊子》曰︰『天與地卑,山與澤平。』《音義》曰︰『以平地比天,則地卑於天,若以宇宙之高,則似天地皆卑。天地皆卑,則山與澤平矣。』或曰︰天無實形,地之上空虛者盡皆天也,是天地長親比相隨,無天高地下之殊也。在高山則天亦高,在深泉則天亦下,故曰天地比。地去天遠近皆相似,是山澤平也。」天地皆處空間之中,地上空虛者皆天,高山高於深谷之天,山澤去天或遠或近,皆較宇宙為卑也。

四:日方中方睨,物方生方死。
注:《莊子·天下》成玄英《疏》:「睨,側視也。居西者呼為中,處東者呼為側,則無中側也。猶生死也,生者以死為死,死者以生為死。日既中側不殊,物亦生死無異。」或曰:生死非一瞬,萬物皆處生死循環之中也。生之時,細胞分裂,已預示死。死之時,尸體分解,元素亦成他物也。

五:大同與小同異,此之謂小同異;萬物畢同畢異,此之謂大同異。
注:萬物相較,有同有異,或此物與彼物大不同,或此物與彼物小不同,此皆為「小同異」。物皆處時空之中,萬物必有其同,必有其異,此為「大同異」。小同異,辨具體事物之同異也。大同異,謂時空推移演化之中,同中有異,異中有同也。

六:南方無窮而有窮。
注:章太炎《國學略說》:「此言太虛之無窮,而就地上言之,則有窮也。四方皆然,言南方者,舉一隅耳。」就方位言,南方乃較其北為南也,南方之南尚有南,故無窮。就宇宙言,南北乃人所言之南北也,時空本無所謂南北,人以南北為無邊際之南北,則無窮,以之為有邊際之南北,則有窮。

七:今日適越而昔來。
注:亦若「南方無窮而有窮」,此以時間而言也。美國之今日,乃中國之昨日,中國之今日,乃美國之明日,此時差也。以今日視昔,則昔方為昔,以昔日視今,則今方為今,今昔乃今人言之今昔,無絕對之今昔也。

八:連環可解也。
注:《戰國策·齊策六》:「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,曰:『齊多知,而解此環不?』君王后以示群臣,群臣不知解。君王后引錐錐破之,謝秦使曰:『僅以解矣。』」連環相連之時,解已蘊其中,萬物皆有始終,無永恆之連合,永恆之分解。

九:我知天下之中央,燕之北,越之南是也。
注:《經典釋文》引司馬彪曰:「燕之去越有數,而南北之遠無窮,由無窮觀有數,則燕越之間未始有分也。天下無方,故所在為中,循環無端,故所在為始也。」燕之北,越之南,皆可為天下之中。有限之域,以其四方上下所限不同,則有不同之中,無限之域,無所謂中。

十:泛愛萬物,天下一體也。
注:《儀禮·喪服》:「父子一體也,夫妻一體也,昆弟一體也。」以儒言之,則同宗族家室者一體也,以墨言之,則兼愛者一體也,以道言之,則萬物與我為一,天下一體也。名家泛愛萬物,有大同異、小同異之辨,就小同異言之,萬物有同有異,就大同異言之,天下之同異,皆若一體也。故當仁愛萬物矣。

林婉清
2024年2月29日


我拍攝的晉祠雪景: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七律·次韻李鴻章《臨終詩》

《墨萱影草》三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