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庫總目舉要》二

 

我拍攝的榆社上赤峪村崇聖寺明代磚塔


修改稿:

10.《周易口義》十二卷。宋倪天隱述其師胡瑗之說。胡瑗說《易》以義理爲宗。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所載程子《與謝湜書》言讀易當先觀王弼、胡瑗、王安石三家。程頤、朱熹說《易》多從胡瑗之說。
是書有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明刊本,乃陸心源舊藏。另有清康熙二十六年白石山房刻本。今人白輝洪、于文博、徐尚賢等有點校,其所據底本爲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本。


第10條修改較多,所以這次再發一下。其餘亦或有修改,均修改較少,不另發。


《四庫總目舉要》二


21.《易小傳》六卷。宋沈該撰。其書以正體發明爻象之旨,以變體擬議變動之意,以求合於觀象玩辭,觀變玩占之義。其占全用《春秋左傳》所載筮例。陳振孫《書錄解題》稱有《繫傳補注》十餘則附於該書卷末。四庫館臣未見。
是書遼寧省圖書館有元大德十年釋管主八刻本;上海圖書館藏有明抄本。另有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本;清抄本等。

22.《漢上易集傳》十一卷、《卦圖》三卷、《叢說》一卷。宋朱震撰。其說以象數爲宗,推本溯源,包括異同。其取象甚有好處,亦多牽合,文辭繁難,每使讀者茫然。蓋不善作文者也。宋人多以九數爲《洛書》,十爲《河圖》,而劉牧以十爲《洛書》,九爲《河圖》,此書亦用劉說。
是書中國國家圖書館尚存宋刻本。另有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;明抄本;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》本等。今人種方有點校本。

23.《周易窺餘》十五卷。宋鄭剛中撰。王應麟《困學紀聞》稱鄭剛中有《周禮解義》,此鄭剛中乃鄭鍔,字剛中,別是一人。與作《周易窺餘》之剛中名偶同。鄭剛中所著《易解》十五卷見於陳振孫《書錄解題》《宋史•藝文志》,明初《文淵閣書目》、葉盛《菉竹堂書目》尚著錄,其後傳本殆絕。朱彝尊《經義考》云「未見」。今本乃四庫館臣從《永樂大典》輯出。鄭剛中此書非獨宋學,亦兼取漢學,參互考稽,不主一家。或有自出新意而當於理之處。
是書有《四庫全書》本;《續金華叢書》本等。

24.《易璇璣》三卷。宋吳沆撰。其書大旨主於觀彖,因彖而求之卦,求之象,求之爻。「璇璣」取自王弼《周易略例•明彖篇》「處璇璣以觀大運」語。胡一桂云其尚有《易禮圖說》,有《或問》六條,《圖說》十二軸。四庫館臣未見。
是書湖南省圖書館有清乾隆、嘉慶間趙氏星鳳閣抄本,另有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本等。《易禮圖說》之屬今佚。

25.《易變體義》十二卷。宋都絜撰。都絜父都郁潛心易學,都絜以所聞於其父者爲是書。大旨謂卦爻辭義,先儒之論已詳。故專明變體。但古書散佚,其說不傳,絜以義理揣摩,有巧相符合者,亦有涉於牽強者。此書《宋志》作十六卷,四庫館臣輯《永樂大典》所據之本非全本,編爲十二卷。
是書有《四庫全書》本;清抄本等。

26.《周易經傳集解》三十六卷。宋林栗撰。王應麟《玉海》所載亦三十六卷,與今本合。林栗言《易》與朱熹不合,曾上疏論朱熹。後之學者以朱熹故,不問栗書,以至此書流傳未廣。
是書尚存有明藍格抄本;清初抄本;《四庫全書》本等。

27.《易原》八卷。宋程大昌撰。是書排斥先儒,務申己說,不能脫南宋之風氣。然其參互折衷,皆能根據《大傳》,與《易》義亦有所闡明。此書久無傳本,惟程敏政《新安文獻志》載有三篇,朱彝尊《經義考》注已佚。今本乃四庫館臣據《永樂大典》輯佚編次而成。
是書有《四庫全書》本;清乾隆《武英殿聚珍版書》本等。

28.《周易古占法》一卷、《古周易章句外編》一卷。宋程迥撰。此書世無刊本,凡藏書家所傳寫者均爲二卷。據《宋史•藝文志》,程迥《古易占法》《周易外編》乃二書,均爲一卷。後人誤合爲一書。四庫館臣據此,以前十一篇爲《周易古占法》,其後卷爲《古周易章句外編》。其說本邵雍加一倍法,據《繫傳》《說卦》發明其義,用逆數以尚占知來,大旨備見於自序。朱熹作《啟蒙》,多用其例。
是書尚存有明嘉靖四明范欽訂天一閣刻本;《四庫全書》本;清抄本等。

29.《周易本義》十二卷、附《重刻周易本義》四卷。宋朱熹撰。四庫館臣所依之十二卷本,乃宋咸淳乙丑九江吳革所刊本,以《上經》《下經》爲二卷,《十翼》爲十卷。宋董楷已割裂《本義》附程《傳》。至明永樂胡廣等奉敕修《五經大全》,亦取朱熹書割裂卷次附程《傳》。後士子厭程《傳》繁多,專用《本義》,則有刊去程《傳》,以程《傳》次序爲《本義》次序之四卷本。四卷本通行明清,故四庫館臣附其於十二卷原本之後。
是書明清科舉奉爲正宗,故版本眾多。十二卷原本有宋咸淳元年吳革建寧府刻本;中國國家圖書館另有十二卷宋刻本,乃《天祿琳琅書目後編》所錄,清乾隆間入內府者。此本另存一部,傅增湘、王文進以爲乃臨安刻本,一九一四年劉世珩據此本影刻而成玉海堂刊本。四卷本亦有眾多明本,如明正德十六年袁州府仰韓堂刻本;明嘉靖四十五年周樂軒書坊刻本;明萬曆元年書林新賢堂張閔嶽刻本;明萬曆二十九年陳耀吾存德堂刻本;明天啟五年書林周鳴岐啟新齋刻三色套印本;明崇禎六年閔齊汲刻本;明崇禎十四年毛氏汲古閣刻本等等。清刻本及抄本不計其數。今人廖名春有點校本,其所據底本爲世界書局影印武英殿本。

30.《郭氏傳家易說》十一卷。宋郭雍撰。其父郭忠孝授業於程頤,著《兼山易解》,後死於國難。忠孝書惟存《大易粹言》所引部分。郭雍南渡後隱居著此書,其說本於父忠孝,故以「傳家」爲名。大抵剖析義理,與程《傳》類似。又謂《易》之爲書,其道其辭,皆由象出,未有忘象而知《易》者。而言「觀乎彖辭」者,即孔子自謂其《彖傳》,馮椅《厚齋易學》斥其非,已爲公論。此書陳振孫《書錄解題》作六卷,四庫館臣考《中興書目》,郭雍別有《卦爻旨爻》六卷。或以彼之卷數誤爲此之卷數。
是書有《四庫全書》本;清乾隆《武英殿聚珍版書》本等。

31.《周易義海撮要》十二卷。宋李衡撰。宋熙寧間,蜀人房審權病談《易》諸家,或泥陰陽,或拘象數,乃斥去雜學,專摘明人事者百家,上起鄭玄,下迄王安石。於有異同疑似,則各加評議,附之篇末,名曰《周易義海》,共一百家卷。李衡因《義海》義意重複,文辭冗瑣,便刪繁釐定,又續入程頤、蘇軾、朱震三家。並補綴《雜論》爲第十二卷。遂成十二卷之《周易義海撮要》。房審權原書宋時已散佚,今不存。
是書有明萬曆天啟間祁承㸁澹生堂抄本;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本等。

32.《南軒易說》三卷。宋張栻撰。曹學佺《蜀中廣記》載是書十一卷,以爲張浚撰。考浚《紫巖易傳》,知與此別爲一書。《四庫》所據之本,乃嘉興曹溶從至正壬辰贛州路儒學正胡順父刊本傳寫,六十四卦皆無,僅始於《繫辭》「天一地二」章。
是書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有覆倦圃曹溶舊鈔本。《四庫全書》三卷本及《枕碧樓叢書》五卷本均源曹溶抄本,惟五卷本將《說卦》《序卦》《雜卦》單獨分卷。

33.《復齋易說》六卷。宋趙彥肅撰。趙彥肅說《易》,在即象數以求義理,以六畫爲主。冥思力索,皆研搜爻義,務求其所以然。
是書尚存明末清初抄本;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本等。

34.《楊氏易傳》二十卷。宋楊簡撰。此本乃明劉日升、陳道亨所刻,四庫館臣疑或日升等有所妄改。楊簡之學出自陸九淵。其解《易》惟以人心爲主,而象數事物,皆在所略。自漢以來,以老莊說《易》始王弼,以心性說《易》始王宗傳及楊簡。
是書存明萬曆二十三年劉日升、陳道亨刻本;《四庫全書》本;《四明叢書》本等。今人董平點校有《楊簡全集》。

35.《周易玩辭》十六卷。宋項安世撰。自序謂《易》之道四,《易》之實則二象與辭。變則象之進退,占則辭之凶吉。項安世學於程頤《易傳》,又述爲此書,蓋伊川《易傳》惟闡明義理,安世則兼象數而求之。其意欲於程《傳》外補不及,所謂各明一義者也。
是書台北尚有宋寧宗時江陰項氏建安書院刊本;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明澹然齋抄本。另有《通志堂經解》本等。

36.《易說》四卷。宋趙善譽撰。其書於各卦名義之相似者多參互以求其義。朱熹謂其能擴先儒之所未明。馮椅亦多取之,以爲能本畫卦命名之意,參稽卦爻彖象之辭,貫通六爻之義。是書明後傳本絕少,朱彝尊《經義考》注云已佚。四庫館臣據《永樂大典》輯出,編爲四卷。
是書有《四庫全書》本;《守山閣叢書》本等。

37.《誠齋易傳》二十卷。宋楊萬里撰。此書大旨本程頤,而多引史傳以證。陳櫟極非之,吳澄亦有微詞。四庫館臣以爲舍人事而談天道,正後儒說《易》之病。不當以引史證經而病萬里。
是書尚存宋張敬之校正本,題爲《張先生校正楊寶學易傳》。明嘉靖二十一年尹耕療鶴亭刻本,則題爲《誠齋先生易傳》。另有明嘉靖二十三年魯蕃敏學書院本刻本;明嘉靖四十二年張時徹刻本;萬曆四十六年張惟仁刻本;明抄本等。

38.《大易粹言》十卷。宋方聞一撰。曾穜守舒州時命方聞一輯是書。書中凡采二程、張載、楊時、游酢、郭忠孝、及曾穜師郭雍七家之說。今忠孝書已佚,惟賴是書以存。
是書尚存宋淳熙年間舒州公使庫刻本;南宋建安劉叔剛刊本;《四庫全書薈要》本等。

39.《易圖說》三卷。宋吳仁傑撰。《宋史•藝文志》載有吳仁傑《古周易》十二卷,《易圖說》三卷,《集古易》一卷。《易圖說》乃《古周易》之圖說。其說於諸家《易》中特爲新異,迥與先儒不合。然所言亦時有據,可備一說。
是書存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》本等。

40.《古周易》一卷。宋呂祖謙撰。自費直、鄭玄以降,援傳連經,經傳相混,至宋古《易》已難曉。宋儒力求復古《易》之文,呂大防《周易古經》、晁說之《錄古周易》、薛季宣《古文周易》、程迥《古周易考》、李燾《周易古經》、吳仁傑《古周易》皆此類。呂祖謙是書較晚出,分《上經》《下經》《彖上傳》《彖下傳》《象上傳》《象下傳》《繫辭上傳》《繫辭下傳》《文言傳》《說卦傳》《序卦傳》《雜卦傳》十二篇。朱熹《周易本義》以此書爲底本。
是書存《通志堂經解》本;《四庫全書》本;《金華叢書》本;《清芬堂叢書》本;《孫氏山淵閣叢刊》本等。


林婉清

2023年2月21日草


评论

发表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七律·次韻李鴻章《臨終詩》

《墨萱影草》三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