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34)

 《說文津逮》(34)


瑾 瑾瑜,美玉也。从玉,堇聲。(居隱切)

今:群紐,臻開三震韻去聲。古:見紐,陽聲昷部牙音。
沈濤《古本考》:“蓋古本作‘瑾,美玉也。’‘瑜,美玉也。’皆無‘瑾瑜’二字。《左傳•定公五年正義》引‘瑜,美玉’可證許書之例。以二名爲一物者,如玫瑰、珊瑚之類,則以二名連稱再爲釋義。而下文則曰‘瑰,玫瑰。’‘瑚,珊瑚也。’不復釋義。而‘瑾瑜’則各爲一物二名,不應連稱,是以各以美玉釋之。否則‘瑜’字解不應有‘美玉’二字矣。今本之誤衍顯然。”婉清按:沈濤所舉之例,未必即當作“瑾,美玉也。”“瑜,美玉也。”抑或乃“瑾,瑾瑜,美玉也。”“瑜,瑾瑜也。”若“玫,火齊,玫瑰也。”“瑰,玫瑰。”“珊,珊瑚,色赤,生於海,或生於山。”“瑚,珊瑚也。”皆此類也。段玉裁釋“瑜”字曰:“凡合二字成文。如‘瑾瑜’‘玫瑰’之類。其義既舉於上字,則下字例不復舉。俗本多亂之。”是也。《左傳•宣公十五年》:“瑾瑜匿瑕。”杜《注》:“匿,亦藏也。雖美玉之質,亦或居藏瑕穢。”孔《疏》:“瑾瑜,玉之美名。”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鍾山之陽,瑾瑜之玉爲良。堅栗積密,潤澤而有光。五色發作,以和柔剛。天德鬼神,是食是饗。君子食之,以禦不祥。”皆謂瑾瑜也。

瑜 瑾瑜,美玉也。从玉,俞聲。(羊朱切)

今:以紐,遇合三虞韻平聲。古:定紐,陰聲謳部舌音。
段玉裁曰“美玉”二字當刪,見“瑾”字。王念孫《廣雅疏證》:“分言之則或曰‘瑾’,或曰‘瑜’。《楚辭•九章》云‘懷瑾握瑜’,《九歎》云‘捐赤瑾於中庭’,《玉藻》云‘世子佩瑜玉’,皆是也。”婉清按:王說是也。瑾瑜多兼用,亦可單用,無定例。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羭山神也,祠之用燭,齋百日以百犧,瘞用百瑜。”郭《注》:“瑜亦美玉名。”《禮記•聘禮》:“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。”鄭《注》:“瑜,其中間美者。”亦單用“瑜”之例。

林婉清
2023年2月12日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(1)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《墨萱影草》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