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30)

 

我拍攝的太原山區月亮

《說文津逮》(30)


閏 餘分之月,五歲再閏。告朔之禮,天子居宗廟,閏月居門中。从王在門中。《周禮》曰:“閏月,王居門中,終月也。”(如順切)

今:日紐,臻合三稕韻去聲。古:(1)賈海生:泥紐,陽聲昷部舌音。(2)黃侃:泥紐,痕部。
《尚書•堯典》:“期,三百有六旬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”孔《傳》:“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正三百六十日,除小月六爲六日,是爲一歲。有餘十二日,未盈三歲,足得一月,則置閏焉。以定四時之氣節,成一歲之歷象。”婉清按:地球繞日,回歸年乃365.24217日也。西洋之儒略曆,爲凱撒約索西琴尼所定,平年365日,積三平年則置一閏,閏年366日,均之乃365.25日,誤差約0.00783日,至格里曆改儒略曆,四百年置九十七閏,此今西元陽曆之源也。若以月定曆,一朔望月乃29.53059日,則大月30日,小月29日,伊斯蘭曆即太陰曆也。中國古人以回歸年定曆法年,以朔望月定曆法月,則乃陰陽合曆。若以朔望月定曆法月,則一年354.36708日,若此則一歲之間,與一回歸年差約11日,故當置閏焉。“餘分之月,五歲再閏”者,《白虎通》:“月有閏餘何?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,歲十二月,日過十二度。故三年一閏,五年再閏,明陰不足陽有餘也。”婉清謂顓頊曆之古法,以十九年置七閏,歲末置閏。武帝時,鄧平、落下閎諸君置太初曆,以無中氣之月置閏,以合陰陽之曆。何謂無中氣之月置閏?立春、驚蟄、清明、立夏、芒種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大雪、小寒乃節氣也,雨水、春分、穀雨、小滿、夏至、大暑、處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、大寒乃中氣也,若某月無中氣而置閏,此即無中氣之月置閏也。至此則非歲末亦可置閏。“告朔之禮”云云。朔者,初一也。秋冬之交,天子頒來年曆書於諸侯,諸侯每逢朔日,告聽政之禮於宗廟。《禮記•玉藻》:“聽朔於南門之外,閏月,則闔門左扉立於其中。”鄭《註》:“閏月,非常月也,聽其朔於明堂門中,還處路寢門,終月。”“《周禮》曰”云云。《周禮•大史》:“閏月,詔王居門終月。”鄭司農云:“月令十二月,分在青陽、明堂、總章、玄堂左右之位。惟閏月無所居,居於門。故於門,王在門謂之閏。”

皇 大也。从自。自,始也。始皇者,三皇,大君也。自,讀若鼻,今俗以始生子爲鼻子。(胡光切)

今:匣紐,宕合一唐韻平聲。古:(1)賈海生:匣紐,陽聲央部牙音。(2)黃侃:匣紐,唐部。
鈕樹玉《校錄》:“《韻會》有‘王’字。”嚴可均《校議》:“《韻會•七陽》引作‘從自王’,此脫‘王’字。”段玉裁曰:“依《韻會》補‘王’字。”婉清按:當據《韻會》補“王”字。經典多以“大”訓“皇”。《尚書•湯誥》:“惟皇上帝。”孔《傳》:“皇,大。”《尚書•洪範》:“建用皇極。”孔《傳》:“皇,大。”《毛詩•楚茨》:“先祖是皇。”毛《傳》:“皇,大。”《毛詩•皇矣》:“皇矣上帝。”毛《傳》:“皇,大。”不勝舉。今考諸金文,“皇”若日出土上,光芒四射之形。故“皇”乃“煌”之本字。《毛詩•采芑》:“服其命服,朱芾斯皇。”毛《傳》:“皇,猶煌煌也。”《尚書刑德放》:“皇者煌煌也。”《春秋元命苞》:“皇者煌煌,其道爛然顯明。”《獨斷》:“皇者煌也,盛德煌煌,無所不照。”皇謂煌煌,亦若以皇謂大謂美也,本即一事,不必細別之。季旭昇以爲“皇”乃“征討”義,以《破斧》爲例。《毛詩•破斧》之“周公東征,四國是皇”之“皇”乃“匡”之假借。盛飯之具,方者爲匡,故匡可引申爲匡正,此“皇”即匡正之匡。若以“皇”爲“征討”義,經典字例甚寡。“自讀若鼻”云云。揚雄《方言》:“鼻,始也。獸之初生謂之鼻,人之初生謂之首。梁、益之間謂鼻爲初,或謂之祖。”婉清謂今所謂“鼻祖”之說,蓋此類也。

林婉清
2023年2月7日草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(1)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《墨萱影草》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