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26)

我拍的汾河

《說文津逮》(26)


禍 害也,神不福也。从示,咼聲。(胡果切)

今:匣紐,果合一果韻上聲。古:(1)賈海生:匣紐,陰聲阿部牙音。(2)黃侃:匣紐,歌部。
張舜徽《約註》:“禍與害,直一語之轉耳。《易•彖傳》:‘鬼神害盈而福謙。’是以害爲禍也。許既訓禍爲害,又申之以‘神不福也’者,所以明此字从示之意。神不福爲禍,猶屰惡驚詞爲𣄸耳。《漢書•五行志》:‘數其旤福。’則直以旤爲禍矣。”婉清按:禍、害雙聲,故以害訓禍。《毛詩•閟宮》:“上帝是依,無災無害。”此“害”即“禍”也。福、禍不由人,惟鬼神可予人,故福、禍皆从示。《左傳•莊公十年》曰:“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。”此之謂也。經典屢以福、禍並舉。《尚書•湯誥》:“天道福善禍淫。”謂善可得福,淫則得禍。又《國語•周語》:“不禋于神而求福焉,神必禍之。”皆此類,故神不福爲禍。“𣄸”乃“旤”也。人遇驚異之事,呼聲古音若旤,故旤乃屰惡驚詞。禍、旤非一事。《漢書•五行志》“數其旤福”之“旤”乃“禍”之假借,顏師古謂其乃古“禍”字,非也。

祟 神禍也。从示,从出。(雖遂切)𥜱,籀文祟,从𥜹省。

今:心紐,止合三至韻去聲。古:(1)賈海生:心紐,入聲物部齒音。(2)黃侃:心紐,沒部。
徐鍇曰:“禍者,人之所召也,神因而附之,故《洪範》起於三德五事。五事不善,則致六極。祟者,神自出之,以警人者。亦癘神無故而爲,故鄭子産謂晉趙孟曰:‘以君之靈子為大政,安有癘也?’癘,祟也,以出示人,故從出。出又音吹去聲,故《詩》曰:‘匪舌是出,惟躬是瘁。’故又出聲。”婉清按:以《毛詩•雨無正》“匪舌是出,惟躬是瘁”觀之,“出”“祟”必疊韻。故嚴可均、王念孫、段玉裁、徐灝、桂馥、王煦諸君俱以爲當作“出聲”。然以祟得聲之字後皆乃齒音,出爲舌音。今考諸甲骨,方知祟从木从示,後木譌變爲出,非出聲明矣。若从示从出,鬼神出而爲禍乃祟,則易解,若从木,則難解。經典之“祟”無燃木示前問卜之義。《管子•權修》“則鬼神驟祟”,《莊子•天下》“其鬼不祟”之屬,“祟”均乃鬼神爲禍之義。亦或彼時原意已失。今“柰”非甲骨之“祟”,“柰”爲後起字,今蘋果屬果名也。

林婉清
2023年2月1日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(1)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《墨萱影草》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