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7)
禋 潔祀也。一曰精意以享爲禋。从示垔聲。(於真切)𡫚(𡫻),籀文从宀。
今:影紐,臻開三真韻平聲。古:(1)賈海生:影紐,陽聲因部喉音。(2)黃侃:影紐,痕部。
《周禮•大宗伯》:“以禋祀祀昊天上帝。”鄭《註》云:“禋之言煙。周人尚臭,煙,氣之臭聞者。”周人取煙氣之臭聞於天。禋祀、實柴、槱燎三祀,皆積柴,加之以牲體,亦或有玉帛之屬,燔燎而升煙。金文《史墻盤》之“禋祀”,亦若此也。禋、煙皆以垔爲聲符,雙聲疊韻。今人或謂煙、禋本一字。《尚書》:“肆類于上帝,禋于六宗,望於山川,遍於群神。”《註》:“精意以享謂之禋。”《左傳•隱公十一年》:“而況能禋祀許乎?”杜預《註》:“絜齊以享謂之禋。”《國語•周語上》:“不禋於神而求福焉,神必禍之。”韋昭《註》:“潔祀曰禋。”段玉裁曰:“凡義有兩歧者,出‘一曰’之例。《山海經》《韓非子》《故訓傳》皆然。但《說文》多有淺人疑其不備而竄入者。《周語》:‘內史過曰,精意以享,禋也。’絜祀二字已苞之,何必更端偁引乎?舉此可以隅反。”婉清按:周人精意以享之祀,煙上通於天,求誠心耳,此潔祀也。自不必“一曰”。然“一曰”亦未必後人所附益,抑其校勘存異文之屬,恐難確考。
祭 祭祀也。从示,以手持肉。(子例切)
今:精紐,蟹開三祭韻去聲。古:(1)賈海生:精紐,入聲曷部齒音。(2)黃侃:精紐,曷部。
桂馥曰:“祭祀也者,祭當為詧。”王筠曰:“當作察祭也。”婉清按:考之甲骨文,非詧、察,蓋“祭”重未刪耳。羅振玉《增訂殷墟書契考釋》:“皆象持酒肉於示前之形。”“从示,以手持肉”者,段玉裁曰:“此合三字會意也。”故祭乃从手从肉从示者也,若止戈爲武,人言爲信之屬。《穀梁傳•桓公八年》:“八年春正月己卯,烝。”范《註》:“春祭曰祠,薦尚韭卵。夏祭曰禴,薦尚麥魚。秋祭曰嘗,薦尚黍肫。冬祭曰烝,薦尚稻雁。無牲而祭曰薦,薦而加牲曰祭,禮各異也。”許書無薦、祭之別。
林婉清
2023年1月9日草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