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19)
《說文津逮》(19)
禳 磔禳祀,除癘殃也。古者燧人禜子所造。从示,襄聲。(汝羊切)
今:日紐,宕開三陽韻平聲。古:(1)賈海生:泥紐,陽聲央部舌音。(2)黃侃:泥紐,唐部。
徐鍇曰:“禳之爲言攘也。”王筠曰:“‘禳’當作‘攘’,二字疊韻。”又曰:“‘禳’自是祭名,云‘磔攘祀’者,謂磔牲以攘之之祀名曰禳也。”婉清按:此謂殺牲以除癘殃之祭曰禳。本書:“襄,解衣耕爲之襄。”又:“攘,推也。”若地表之土缺有機質則板結,當以犁之屬翻耕,此謂之“襄”,除地皮也。《毛詩•墻有茨》:“墻有茨,不可襄也。”毛《傳》:“襄,除也。”《毛詩•出車》:“赫赫南仲,獫狁于襄。”鄭《箋》:“襄,除也。”“攘”乃“讓”之本字。“攘”作“除”義乃其假借義。《素問•生氣通天論》:“濕熱不攘。”王冰《註》:“攘,除也。” “禳”作“除”義,除疾殃之屬也。《周禮•女祝》:“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,以除疾殃。”鄭《註》:“卻變異曰禳。禳,攘也。”又《後漢書•靈帝宋星后紀》:“此何祥,其可禳乎?”李《註》:“禳謂除也。”蓋本以“襄”謂“除”,“攘”“禳”均以“襄”得“除”義。考古籍之“磔禳”,或曰“磔禳”,或曰“磔攘”,未見“磔襄”。《呂氏春秋•季春紀》:“九門磔禳。”《禮記•月令》《淮南子•時則訓》均爲“九門磔攘”。許書釋“禳”,蓋不當以“禳”釋之,或本作“攘”,而“禳”亦通,並存此。“除癘殃也”者。段玉裁曰:“厲殃,謂厲鬼凶害。各本作癘。誤。”婉清按:《史記•封禪書》:“磔狗邑四門,以禦蠱菑。”司馬貞《索隱》:“《左傳》云‘皿蟲爲蠱’,梟磔之鬼亦爲蠱。故《月令》云:‘大儺,旁磔’。注云:‘磔,禳也。厲鬼為蠱,將出害人,旁磔於四方之門。’故此亦‘磔狗邑四門’也。”此謂“厲鬼”,合段氏之說,然亦有謂“厲氣”者。《禮記•月令》:“九門磔攘,以畢春氣。”陳澔《集說》:“裂牲謂之磔,除禍謂之攘。春者,陰氣之終,故磔攘以終畢厲氣也。”亦或“癘殃”即《周禮•女祝》所言“以除疾殃”。故段氏之說僅為一家之言,文獻尚不足征。
禬 會福祭也。从示,从會,會亦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禬之祝號。”(古外切)
今:匣紐,蟹合一泰韻去聲。古:(1)賈海生:見紐,入聲曷部牙音。(2)黃侃:見紐,曷部。
段玉裁曰:“《周禮注》曰:‘除災害曰禬。’禬,𠜜去也。與許異。”婉清按:《周禮•女祝》:“掌以時招梗禬禳之事,以除疾殃。”鄭《註》:“除災害曰禬,禬猶刮去也。”又《周禮•庶氏》:“掌除毒蠱,以攻說禬之。”鄭司農云:“禬,除也。”“會福祭”之說,經典無字例,均乃“除殃祭”之例。《藝文類聚》所引“禬”乃“除惡之祭”,《初學記》所引則爲“會福之祭”,沈濤以爲《初學記》所引乃後人據今本改,當作“除惡祭”。《廣韻》《玉篇》之屬兼存“會福祭”“除殃祭”二說。桂馥曰:“唐本《說文》各異,故歐陽與徐氏所引不同。” 婉清謂若乃“除殃祭”,則“禬”“祓”義近。本書:“祓,除惡祭也。”若乃“會福祭”則經典無字例。抑或唐本兼存“會福祭”“除殃祭”二說,後人取“會福祭”之說,以別於“祓”。張舜徽曰:“𠜜去災害,則福自至,許、鄭義自相成也。”張說調和二說,而除災固乃福,會福未必爲除災,無災亦可求福。今難確考,存此以待後學。“禬之祝號”乃《周禮•詛號》節文。原文爲“掌盟、詛、類、造、說、禬、禜之祝號。”鄭《註》:“八者之辭,皆所以告神明也。”王筠以爲許君不當摘一字引,此乃後人刪之。
林婉清
2023年1月24日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