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17)

 

我拍攝的太原月亮

《說文津逮》(17)


祓 除惡祭也。从示,犮聲。(𢾭勿切)

今:非紐,蟹合三廢韻去聲。古:(1)賈海生:滂紐,入聲曷部唇音。(2)黃侃:滂紐,曷部。
徐鍇曰:“祓之爲言拂也。”《周語》:“是故祓除其心,以和惠民。”韋昭《註》:“祓,猶拂也。”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。”《禮記•檀弓下》:“巫先拂柩。”祓、拂古聲同韻異。婉清按:考郭店楚簡及上博簡,拔乃雙手拔木之形,拔、祓古音同。甲骨“祓”字,即“拔”並“示”之會意耳。“除惡祭”之“祓”,拔除不祥也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祓殯而襚。”杜《註》:“先使巫祔除殯之凶邪而行禭禮。”即此祓也。《周禮•女巫》:“掌歲時祓除釁浴。”鄭《註》:“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也。”古人祓除釁浴以去災疾,故《小爾雅》曰:“祓,潔也。”《周語》所言“祓除其心”之“祓”乃“祓”之轉註義。

祈 求福也。从示,斤聲。(渠稀切)

今:群紐,止開三微韻平聲。古:(1)賈海生:溪紐,陽聲昷部牙音。(2)黃侃:匣紐,痕部。
祈、斤今聲韻皆異。據太炎先生說,此脂諄二部正對轉也。丁福保曰:“慧琳《音義》二十九卷十五頁‘祈’注引《說文》:‘求福祭也。’此二義也。即求福也,祭也。大小徐本均刪去第二義‘祭也’二字,宜補。”婉清按:當作“求福祭也”,慧琳所引是也,然此非二義。《周禮•大祝》:“掌六祈,以同鬼神示。一曰類,二曰造,三曰禬,四曰禜,五曰攻,六曰說。”鄭《註》:“祈,嘄也。謂爲有災變號呼告於神以求福。”此乃“求福祭”也。後引申則凡求皆可曰“祈”。《毛詩•周頌•噫嘻序》:“春夏祈穀于上帝也。”鄭《箋》:“祈,猶禱也,求也。”羅振玉考之甲骨,以爲其从旂从單,蓋戰時禱於軍旗之下。婉清謂清人考據,明古籍訓詁而已,訓詁明則經子文章無所不達,辨察古今,師其賢,去其陋,以助修身治世。無助訓詁之文字考據,則無益通古賢者之言以自省,亦無益薪傳,乃饾饤之學耳。知之可,不知亦無不可。有古文獻之例,考諸甲骨以正許說,則助於學術,亦助於訓詁,無古文獻之例,則不必以字形忖度。縱如是,無助訓詁,非如是,則誤後學。甲骨之“祈”無“祈求”之用意,甲骨从旂从單,或从斤从單者,金文假借爲旂、祈,於甲骨則多作地名之屬。故許說乃“求福祭”,亦有古籍字例,知之即可。羅說尚無確證,則闕如。

林婉清
2023年1月22日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(1)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《墨萱影草》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