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說文津逮》(12)

我拍攝的雪景

 《說文津逮》(12)

祏 宗廟主也。周禮有郊宗石室。一曰大夫以石爲主。从示,从石,石亦聲。(常隻切)

今:禪紐,梗開三昔韻入聲。古:(1)賈海生:定紐,入聲蒦部舌音。(2)黃侃:定紐,鐸部。
段玉裁曰:“主當同宀部作宔。宔字下曰:‘宗廟宔祏也。’祏字下曰:‘宗廟宔也。’是為轉注。”婉清按:“主”乃“炷”之初文,宗廟木主之“主”乃“主”假借義,“宔”爲後起字。“《周禮》有郊宗石室”者,孫星衍曰:“此周代之禮,非《周官》也。”桂馥曰:“‘周禮’當爲‘周廟’。”段玉裁《註》引《五經異義•古春秋左氏說》:“古者日祭於祖考,月薦於高曾,時享及二祧,歲祫及壇墠,終禘及郊宗石室。終者,謂孝子三年喪終,則禘於大廟,以致新死者也。”又引其文曰:“徙石主於周廟,言宗廟有郊宗石室,所以藏栗主也。”婉清謹按:《周禮》無“郊宗石室”,故非《周官》。或曰乃周代之禮,或曰當爲“周廟”,宗祏固在周廟,《左傳》多旁證,曰周代之禮亦無不通,故二說皆存於此。《左傳•莊公十四年》:“命我先人典司宗祏。”杜《註》:“宗祏,宗廟中藏主石室。”《左傳•昭公十八年》:“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。”杜《註》:“祏,廟主石函。”《左傳•哀公十六年》:“使二車反祏於西圃。”杜註:“使副車還取廟主。西圃,孔氏廟所在。祏,藏主石函。”“一曰大夫以石爲主”者,許君並存舊說也。段玉裁曰:“許君謹按《春秋左氏傳》曰:‘衞孔悝反祏於西圃。’祏,石主也。言大夫以石為主。今山陽民俗。祭皆以石為主。”又曰:“鄭君駁之曰:‘大夫、士無昭穆,不得有主。少牢饋食,大夫禮也。束帛依神。特牲饋食,士祭禮也。結茅為菆。大夫以石爲主,禮無明文。“孔悝之反祏有主”者,祭其所出之君為之主耳’。”婉清謹按:大夫以石爲主,禮固無明文,此或乃“大社以石爲主”,嚴可均亦有此說,今難確考。段玉裁又曰:“宗廟本木宔,而字从石者,蓋取如石不可轉意。石室自別是一事。”婉清謂段氏所言非。廟之木主乃宔,木主皆以石函盛之,盛木主之石函乃祏,二者非一事。

䃾 以豚祠司命。从示,比聲。漢律曰:“祠䃾司命。”(卑履切)

今:幫紐,止開三旨韻上聲。古:(1)賈海生:幫紐,陰聲衣部唇音。(2)黃侃:幫紐,灰部。
《玉篇》《韻會》引作“祀司命”,《藝文類聚》《初學記》引作“祭司命”。嚴可均《校議》:“《藝文類聚》卷卅八、《初學記》卷十三引作‘祭司命’,《韻會•四紙》引作‘祀司命’。”婉清按:一曰“祠司命”,一曰“祀司命”,一曰“祭司命”。《周禮•春官•小宗伯》:“大烖,及執事禱祠于上下神示。”鄭《註》:“求福曰禱,得求曰祠。”《周禮•春官•喪祝》:“以祭祀禱祠焉。”賈《疏》:“祈請求福曰禱,得福報賽曰祠。”以此度之,則“祠”乃求福得求,故還願於神之義,“祠司命”亦可通。“祠”“祀”“祭”皆通,並存於此。段玉裁曰:“《祭法》注曰:‘(司命)小神,居人之閒,司察小過,作譴告者。主督察三命。今時民家或春秋祀司命。’《風俗通義》曰:‘《周禮》司命,文昌也。今民閒祀司命。刻木長尺二寸為人像。行者擔篋中,居者別作小屋。齊地大尊重之,汝南餘郡亦多有。皆祠以䐗。率以春秋之月。’按䐗同豬,許所謂豚也。應說司命為文昌,鄭說人閒小神。未知許意何居也。”婉清按:應劭所言“《周禮》司命”,乃《周禮•春官•大宗伯》之“司命”。《大宗伯》:“以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飌師、雨師。”鄭《註》:“司命,文昌宮星。”此乃大司命。《風俗通》“皆祠以䐗”者,非文昌宮星之大司命,乃少司命也,大司命以槱燎祀。鄭玄註《禮記•祭法》所言“小神”,則爲少司命。故有是別。許慎所言乃少司命。

林婉清
2023年1月17日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《墨萱影草》(1)

《墨萱影草》二則

《墨萱影草》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