喵喵手抄《周易》(1)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十月 17, 2022 這是《喵喵手抄<詩經>》的後續。在上次寫完《詩經》後,我說要修整一段時間後再寫《周易》。現在開始恢復更新這個系列。由於我的精力有限,本計劃更新的系列往往更新較慢,但都還會繼續更新,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等待。 获取链接 Facebook X Pinterest 电子邮件 其他应用 评论
七律·次韻仲師維光先生龍年仰天詩 二月 07, 2024 七律·次韻仲師維光先生龍年仰天詩 青陽轉律應春歡,不換人間意未安。 梅萼小園傷獨影,雪花幽緒已千端。 劉邦轢釜厭丘嫂,顏子簞瓢樂杏壇。 顧笑浮生驚蜀犬,我心依舊任波瀾。 林婉清 共和二八六五年,歲在閼逢執徐,丙寅月,辛丑日。 公元二零二四年二月七日 注釋: 1.青陽:《爾雅·釋天》:「春為青陽。」 2.轉律:律以候氣也。已立春,故曰轉律。 3.劉邦轢釜厭丘嫂:《史記·楚元王世家》:「高祖兄弟四人,長兄伯,伯蚤卒。始高祖微時,嘗辟事,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。嫂厭叔,叔與客來,嫂詳為羹盡,櫟釜,賓客以故去。已而視釜中尚有羹,高祖由此怨其嫂。及高祖為帝,封昆弟,而伯子獨不得封。太上皇以為言,高祖曰:『某非忘封之也,為其母不長者耳。』於是乃封其子信為羹頡侯。」又陸放翁《病中臥聞舂聲》:「丘嫂羹存先戛釜,山僧齋竟始鳴鐘。」世人淡薄如斯夫。 4.顏子簞瓢樂杏壇:《論語·雍也》:「子曰:『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』」 5.驚蜀犬:柳子厚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「屈子賦曰:『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』仆往聞庸、蜀之南,恆雨少日,日出則犬吠,余以為過言。前六七年,仆來南,二年冬,幸大雪逾嶺,被南越中數州。數州之犬,皆蒼黃吠噬,狂走者累日,至無雪乃已,然後始信前所聞者。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,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,不以病乎?非獨見病,亦以病吾子。然雪與日豈有過哉?顧吠者犬耳!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,而誰敢炫怪於群目,以召鬧取怒乎?」喵云:今天下不吠者益鮮矣。 仲先生原玉: 七律-龍年·仰天 逢年總願誦同歡,到老平常備自安; 九種龍生天造异,千般運道世多端; 寒窗半百雕成命,逆勢孤身論築壇; 際會風雲時變色,文章倒瀉是波瀾。 黃元璋先生唱和: 和維光兄龍年仰天 迎春有術眾人歡,且賞他邦春至安; 過客光陰學士感,何傷遲暮大夫端; 清狂猶惜飄零夢,儒冠長怵誤書壇; 龍馬精神牛馬命,憑誰砥柱挽狂瀾。 甲辰立春於香江,黃元璋 我拍攝的松樹: 阅读全文
《墨萱影草》(1) 五月 28, 2022 (此專欄是我與人在網絡交流時隨便寫的一些閒言碎語。我會在這裡選擇那些閒話中值得保留的若干內容編輯成文。由於是隨口而說,自然也都是白話,沒有文言功底的人也可輕易讀懂。早年我和人聊天時類似這樣的閒話還有很多,可惜沒有留存。以後則會刻意留存一部分在這個專欄。) 林婉清在湖南懷化沅陵縣龍興講寺 1.法,從水從廌,原作灋。水表均平,廌是一種能明辨曲直的神獸,皆指法律公平。律,是法令。禮,是道德規範。先秦魏國有《法經》,漢有《九章律》。西方古羅馬有《羅馬法》,基督教有《教會法》。而三權分立是洛克、孟德斯鳩後的事。儒家不主張法,因為「民免而無恥」,強制是殘忍的,有彈性的才是禮。 2.「有神」「無神」是西式二分。可實際上,「神」是否等於God呢?不同歷史時期「神」的範疇與概念是否有別呢?早先祭祀祖先或「天」,漢末方有道教,其與外來文化(如佛)是否有關?「子不語怪力亂神」的士大夫與民間信仰是否不同?晉東南二仙、福建媽祖因地而異。這背後的層面非常多,不能用簡單代替複雜。 3.按照我讀過的一般音樂史,門德爾松是Romantik風格,海頓、莫扎特則屬於claasik。貝多芬被歸入claasik到Romantik的轉型,舒伯特被歸入Romantik。可愛因斯坦卻喜歡舒伯特而不喜歡貝多芬。愛因斯坦為什麼更喜歡舒伯特呢?我覺得舒伯特尤其是他的藝術歌曲偏古典,比門德爾松含蓄很多。當然,他的交響曲要差很多。學音樂還是得更重視聽感,而不是音樂史。 4.民國中學學術大概有四種路徑,一為乾嘉傳統延續,若章黃、曾運乾,二為借用西學方法論,而未失中學根基,若王國維、陳寅恪。三為借用西學方法而已失中學根基,乃漢學研究,若胡適、傅斯年,包括後來的余英時。四為以論代史。嚴格講,以論代史是意識形態,根本不是學術。 5.西方考古學在學科上屬人類學,國內考古學則屬歷史學。王國維提出「二重證據法」以至如今,考古資料一直在國內的史學研究中地位很重。可在歷史上起作用和延續傳統的卻是傳世文獻。那些考古文獻未曾介入昔日的文化歷史,所以有「史料價值」,沒「歷史價值」。 6.我:我們如今做的都是西學式的研究,西學最重要的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,建立在文獻資料、考古證據、田野調查、數據分析、實驗可重複基礎上,對具體理性問題進行具體考察。所以,從西方學術上,無論文理科,最重要的是「科學」精神,得出符合經驗事實的客觀結論。無論你做什麼學科研究... 阅读全文
《说文津逮》(8) 一月 10, 2023 我拍的太原山中日落 《说文津逮》(8) 祀 祭無已也。从示巳聲。(詳里切)禩,祀或从異。 今:邪紐,止開三止韻上聲。古:(1)賈海生:定紐,陰聲噫部舌音。(2)黃侃:定紐,咍部。 《周禮•大宗伯》:“以血祭祭社稷、五祀、五嶽。”鄭《註》:“故書祀作禩。”《釋文》:“禩,音祀,又作祀。”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“从示巳聲,或从異聲。”婉清按:祀、禩同字異文。或曰从巳聲,或曰从異聲。巳、異古均乃定紐,二字雙聲。王力、董同龢、李方桂、周法高‘巳’‘異’皆入之部,二字亦疊韻。黃侃分古韻二十八部,‘巳’乃咍部,‘異’爲德部。賈海生《說文解字音證》據曾運乾三十部,‘巳’乃陰聲噫部字,‘異’爲入聲肊部字。然陰聲噫部、入聲肊部可陰入對轉。《詩經•靜女》:“自牧歸荑,洵美且異。匪女之為美,美人之貽。”異、貽韻,‘異’乃入聲肊部字,‘貽’乃陰聲噫部字。《詩經•楚茨》:“苾芬孝祀,神嗜飲食。”‘祀’乃陰聲噫部字,‘食’乃入聲肊部字。此類通協爲韻甚多。王力諸先生學語音於西洋,黃侃、曾運乾諸先生繼音學於清儒,故有是別。今之學者承西洋語音之學,故多不言韻部通轉之則。戴震《轉語二十章》、程瑤田《果臝轉語記》至太炎先生“成均圖”,古之對轉,亦有定說。後人或謂太炎“無所不轉”。余以爲求古音,非獵奇也,欲通古籍文義故也。古之通假,未必音同,亦或音近,通轉之音,或雙聲,或疊韻,求諸通假,多可取法,非“無所不轉”也。祀、禩二字,考之甲骨文,余未見以異爲聲符者。‘巳’或乃胎兒之象。徐鍇曰:“鍇按:老子曰:‘子孫祭祀不輟’,是也。”此蓋許慎所言“祭無已也”之義,亦合‘祀’字从示从子之形。張文虎《舒藝室隨筆》:“案:祭無已,語簡未達。定公八年《公羊傳解詁》云:‘言祀者無已,長久之辭。’《疏》云:‘見其相嗣不已,長久常然。’此蓋漢儒相傳之訓,謂子孫世祀不絕也。”張說是也。 祡 燒祡燓燎以祭天神。从示此聲。《虞書》曰:“至于岱宗,祡。”(仕皆切)𥚨,古文祡,从隋省。 今:崇紐,蟹開二佳韻平聲。古:(1)賈海生:從紐,陰聲衣部齒音。(2)黃侃:從紐,齊部。 《虞書》曰:“至于岱宗,祡。”今本《尚書》:“至于岱宗,柴。”“祡”“柴”雙聲疊韻。嚴可均《說文校議》:“小徐、《釋天釋文》《韻會•九佳》引作‘燒柴燎’,《玉篇》《列子•湯問釋文》《集韻•十三佳》《類篇》引作‘燒柴燓燎’,桉:當作‘燒柴尞’。《舜典釋文》引馬融云... 阅读全文
评论
发表评论